「原來數學是滿好玩的一件事。」──專訪賴以威《賴爸爸的數學實驗》

數學,也有實驗嗎!?「沒錯!」,對賴以威來說,這個問題的答案絕對是肯定的!而且是學習數學的絕佳管道!

撰文/陳雅茜

幾年前成立「數感實驗室」的賴以威,可說是數學教育的奇兵,過去幾年中,他滿腔熱血投入數學教育,並在各媒體撰寫文章。從三國演義到天竺鼠車車,從街頭人孔蓋到廟裡的擲筊,他都能透過數學眼看到不同的風景。在他心目中,生活裡處處有數學,只要能找到學習動機與樂趣,臺灣的孩子沒道理對數學興趣缺缺。   

他提出的工具就是數學實驗!讓孩子動手做做看,可以讓數學變得有趣,從傳統的運算中跳脫出來,透過聲音、觸覺、立體觀察等各種感官的接觸,來思考與體會問題,從中建立數感。這樣的學習方式,能讓孩子對數學更有感、更容易理解數學的意義。

繼續閱讀 “「原來數學是滿好玩的一件事。」──專訪賴以威《賴爸爸的數學實驗》"

獨立思考玩數學

撰文/賴以威 師大附中畢業、臺大電機系博士,現為臺灣師範大學電機系助理教授。
愛家的男人,創辦「數感實驗室」,與妻子及夥伴致力推廣數學教育,目標是讓每個人在生活中「看見數學、愛上數學」,最大特色是透過動手實作來刺激孩子思考,於遊戲中建立數感。
為了介紹數學有趣實用的一面,除了設計課程,他也寫作、演講、辦比賽,廣獲媒體報導及關注,曾榮獲第五屆中國菠蘿科學獎數學獎,關鍵評論網2017未來大人物。作品散見於《聯合報》、《國語日報》、《科學少年》等,著譯有《超展開數學教室》、《超展開數學約會》、《葉丙成的機率驚豔》、《平面國》,並擔任臉譜〈數感書系〉特約主編。


像海綿一樣吸收新知,是一件很愉悅也很重要的事。但一個人在黑暗中慢慢前進、不靠別人、自己走到終點,也是非常快樂的一件事。

這麼說有點拿小時候的事情來炫耀的意味,我國小是唸資優班的。每週有幾堂課,我會離開原本的班級去資優班上課。我們會去故宮上歷史課,去野外上自然課,看金庸小說討論文學,聽許多好聽、或是不小心會讓人閉上眼睛的演講。

到高中畢業,我在教室裡待了12 年,儘管資優班在整個過程中只佔了小小的一部分,但要我回想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片段,許多都是在資優班課堂裡發生的。每次有人問起學校數學對我的影響,是否有哪一堂數學課或數學老師影響我很深,我都會回答:「整間教室都靜悄悄,沒有一個人說話的數學課。」

那是資優班的數學課。

繼續閱讀 “獨立思考玩數學"